作者:朱建华,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将党的全面领导“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纲领性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切实解决好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改革能否落地的关键所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两年来,广东省积极主动贯彻落实,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在全省范围内稳慎推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着力从五个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一盘棋”统筹谋划、“一股绳”协同推动、“一体化”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一、坚持高位谋划,着力在顶层设计、系统部署上下功夫
广东是教育大省,共有基础教育学校3.7万所,专任教师144.5万人,在校生2247.5万人,居全国第1位。学校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规模大小不一,这种复杂情况决定了广东省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必须周密谋划、系统部署、稳步落实。
其一,省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广东省委主要领导把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狠抓改革落实。2022年4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意见》主要精神,研究部署全省贯彻落实《意见》,将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与全省党建工作和综合改革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相关汇报并提出明确要求,督促省直有关部门加强组织、精心实施。2022年9月,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5部门联合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工作方案》,适时召开部署推动会、阶段调度会、研讨交流会,科学指导改革工作稳妥推进。
其二,全省同步落实,各级各地党委大力推动。2023年8月,5部门联合召开全省工作推进会,各级组织、教育、编制、人社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业务处(科)室相关同志、中小学代表等6000多人参加,会议就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系统部署下,各级各地党委大力推动,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工作呈现出起步迅速、推进顺畅、成效逐步显现的良好态势。深圳市发挥“领头羊”作用,全市公办中小学校改革所需领导职数得到充分保障,在全省率先完成改革。清远市委组织部牵好头带头干,统筹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合力推动改革,其经验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局工作简报刊登。
二、全面宣传培训,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上下功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统一思想便没有统一行动,没有正确思想指导的行动容易变形虚化。为更好地统一认识,广东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牵头抓总,第一时间组织各级有关部门召开调研座谈会、工作培训会,深入宣讲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大意义、体制优势,阐释书记与校长、党组织会议与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的权责定位和运作方式。
省委教育工委建立健全“省级示范培训、市级重点培训、县级全员培训”三级培训体系,全系统分级分层分批抓好《意见》学习培训。
其一,省级示范培训。两年来,我们通过“新强师工程”、党组织“百千万”示范培训工程、党务干部专题培训班等形式,让8900多名学校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人员受到了省级以上示范培训。
其二,市级重点培训。我们通过举办中小学党建工作培训示范班,使全省21个地市122个县(市、区)教育部门分管中小学党建工作的负责同志切实增强改革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其三,县级全员培训。各县级教育部门相继开展全员培训,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决策部署纳入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骨干教师学习培训内容,各学校基层党组织通过“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专家报告、集中研讨等方式组织师生党员干部大学习,确保全系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各有关部门着力提高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宣传平台和网络阵地,交流各地经验成果,加强推广成熟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典型案例,不断提升各地改革工作质量和中小学党建工作水平。
三、强力推进实施,着力在真抓实干、落地见效上下功夫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对中小学校长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确立了党组织领导中小学校的基本制度,是新时代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大转型。这就需要强有力的举措推进新领导体制的落地实施,不断完善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
一是建好机制。广东省推动全省21个地市党委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地市、县全部成立党委教育工委或系统党委,进一步明确党建主体责任;建立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机制,工作专班每月一次调研指导,每季度一次调度分析,每半年一次专项汇报,每年一次推进会议,逐级对各地改革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是做好政策。省委教育工委系统梳理近年来全省中小学党建工作相关政策文件,及时废止或修订不符合《意见》精神的制度规定,指导各地各校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入章备案。
三是写好文本。制定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议事规则示范文本,明确议事决策范围、原则、程序等规范,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配好书记。指导各地选拔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调配政治素质过硬、办学治校能力强的“名校长”转任或交流书记岗位,精准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
五是建好组织。全面检视学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查漏补缺,提质升级,推动党的全面领导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把学校党组织建设成为师生信赖、依靠的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
六是严格考核。我们全面推行“两纳入”“两必述”,将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工作纳入学校巡视巡察重要内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把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学校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必述内容、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必述内容,层层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四、积极破解难题,着力在攻坚克难、疏通堵点上下功夫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分工合作、协同推进。如落实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分设、增设专职副书记、设立党务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等工作,必然涉及编制职数、工作待遇、职称评聘等基层关心关注的重难点问题,教育部门难以独立解决。为此,广东省通过建立各级组织、教育、编制、人社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推进机制,深入各地实地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目标准。
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会商、调度、督查工作。其中,组织、教育部门双牵头,负责改革统筹指导和督导;人社部门负责落实岗位待遇和职称评聘,推动技工院校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改革落实的监督检查;宣传部门负责改革宣传引导;编制部门负责编制职数配套和机构职能优化;财政部门负责党建工作经费统筹保障。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凝聚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为持续加强推进力度,广东省把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纳入主题教育推动落实重点事项,建立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倒排工期、销号管理,集中约谈推动力度不大、进展缓慢的地市教育工委(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指导“一地一策”“一校一案”推动改革抓紧、抓好、抓落地。例如:梅州兴宁市为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增设党务办公室作为内设机构,并充实党务工作人员;惠州惠阳区拟定激励保障措施,为学校党支部书记和兼职党务工作者工作量认定提供指引;江门台山市新宁中学实施党组织领导和校长负责“双轮驱动”策略,整体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为防止出现党建业务分离,广东省推进教师“双培养”、干部“双向进入”,促进能力作风“双提升”,有效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充分激发学校健全组织体系的内生动力,推动党的建设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积极转变。
五、围绕中心工作,着力在党建引领、改革发展上下功夫
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提高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质量,就是要更有力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广东省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理念,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效能。
探索“党建+”新模式。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各地各校探索建立“党建+”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将党的建设有效嵌入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最活跃的第一线,推动改革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切实发挥新领导体制“1+1>2”的改革优势,确保教育管理延伸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
构建“大德育”新格局。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建设53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建成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构建“大德育”工作格局。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我们把抓好德育、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在全国率先建立新时代教师宣誓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健全完善“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推动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
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开展“一校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推进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有创新、创品牌,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建立书记工作室。构建省、市、县三级示范引领工作体系,持续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通过县级初评、市级复评、省级认定,遴选20名全省首批中小学名书记工作室主持人,发挥党组织“一把手”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评选党建示范校。先后两批次评选出195所省级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各地市、县参考省级做法,在当地积极组织市、县级党建工作示范校培育创建,以点带面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2024年第3期
图片来源:荔枝网、广东省教育厅官网